nan > 玄幻 > 焚天龙尊 > 正文 第一百四十六章:不灭龙体

正文 第一百四十六章:不灭龙体

错误举报

上图的“进入阅读模式”是360的不建议大家点,点了后可能进入乱码模式。

 热门推荐:
    封逸摇头长叹,忽想:“他们本就没错,我为何心中还对他们存有芥蒂?”


    龙隐宗众人到底有没有错?


    封逸以为是没错的。你强时,别人奉承,你以为是对。你弱时,别人讥嘲,你又怎能以为是错?


    错与对,取决于心之所往。


    你想他是对,他便是对。


    你想他是错,他便是错。


    一如公孙怡,她舍弃了与陈玲的友情,难道是错?


    并不是,只是在她的心里,家族的兴旺与延续,比友情要来得更贵重一些。


    所以在遇到抉择时,她才会选择放弃与陈玲的友情。


    正如龙隐宗众人,他们各自的前途,岂非也比自己与曾经的少主的感情更加重要?


    想明白对与错,封逸便不再对龙隐宗众师兄弟、公孙怡等人心存芥蒂。


    既不心存芥蒂,也就不会去刻意遗忘与他们有所交集的过往。


    不去刻意遗忘,便与天剑十八式之中所蕴含的意念不合。


    意念不合,需得斩去纷杂意念,保留自我本真。


    封逸起身,以刀代剑。


    一剑直刺,简单且直白,没有花哨,没有纷杂,只是最基础的一刺。


    刺转带,带转击,击转格……


    后有点、搅、劈、压、截、挂、撩、斩、挑、抹、圈、崩、提、抽。


    共计十八式,此乃天剑之真谛。


    天剑上人创造了天剑十八式,却因为自主意念,也限制了天剑十八式。


    封逸打破了天剑上人的自主意念,将此十八式剑招化繁为简,返璞归真。


    简单,利落,十八式基础剑招,招招致命,招招欲杀人,招招藏有天剑之真威。


    剑法属于武技,但不管是武技还是玄术,都只是杀人技。


    既是杀人技,就该当杀人。


    剑招起时,封逸心中忽有所感,念头一转,便将剑招带入到刀法之中。


    剑走轻灵,刀走厚重。


    轻灵则多变,厚重则力沉。


    封逸舍多变而走力沉,此乃另辟蹊径,重开一方天地。


    “不求变化,只求剑出杀人。以刀道运剑法,此子之才,不弱其师。”


    枭吴站在远处,看那刀光霍霍,或刺或带、或击或格,颇有大家之风,不禁大赞。


    赞叹过后,又见封逸刀法一转,竟忽化轻灵多变。


    枭吴不禁眉头微皱。


    他不知封逸心中所想,自然也不知封逸下一路刀法会是什么路数。


    封逸并没有多想,他只是在力沉过后,忽以手中骨刀,运起了八卦游龙掌来。


    以刀运掌法,本不合常理。但八卦游龙掌乃大悲赋所授,其中真意自显。既明真意,再加以创造革新,自然并不艰难。


    六十四路掌法,八路为一掌,一掌生八变。


    变化之巧妙,实乃天人之技。


    但当封逸将八掌六十四变化作八刀后,忽地停住了身子。


    他持刀而立,眉头紧皱,沉神思忖,总觉得这八八六十四掌少了些韵味。


    掌法少了韵味,以掌法所化刀法,自然也无韵味。


    无韵味,难得大成。


    八卦游龙掌真意已明,为何难得大成?


    封逸越想越觉得头疼,抬眼望,忽地看见了矗立在远天的粗大龙柱。


    上有龙雕盘绕,巧夺天工,活灵活现。


    “是龙韵!”


    八卦游龙掌,掌如其名,乃真龙之技。若无龙韵掺杂其中,又怎能称之为真龙之技?


    龙无韵,便无神,也无势,更无意,自然不可称之为真龙。


    封逸忙飞奔到龙柱下,凝神观瞧龙雕。


    真龙啸苍天,那爪足,那头脸,那龙须龙鳞,皆有神,有形,有势,有意,有韵。


    “这是你师父亲手雕刻的百龙柱,内中藏有恶龙之魂,联而成阵,才得以将我封禁。”


    枭吴走上前来,沉声说道。


    封逸问道:“这一百条龙柱中,共有一百条恶龙之魂?”


    枭吴“恩”了一声,不再说话。


    百数龙雕形体相仿,却各有不同。


    封逸原以为这不同之处只是因为雕工的问题,却没想,这不同之处,竟是内中龙魂有别。


    百龙之魂,便是百龙之形、神、韵、意、势,正合八卦游龙掌的变化之道。


    一掌百变,六十四掌有多少变?


    “既要变,那就变个彻底,变个通透。”


    封逸将百龙柱一一看过,不知不觉,又是三天。


    三天后,腹中擂鼓。


    封逸跳下溪,抓鱼烤食。


    吃饱喝足后,猛地提刀而起,连翻六十四刀,一刀百变。


    刀落,人定,八卦游龙掌彻底大成。


    封逸心念电转,又想起了师父辛黎所传授的三十六路追风刀法。


    天剑十八式化为刀法,主势大力沉。


    八卦游龙掌化为刀法,主轻灵多变。


    可追风刀法呢?


    迅捷可追风,此乃追风刀法之本意。


    追风?


    此时正值傍晚,和风微拂,春草摇波。


    封逸闻着春风来路,提刀疾斫。


    一刀过处,风自尖而断。


    刀法追上了风,斩在了风尖儿上。


    风不止,封逸刀法忽变,再出第二式。


    风自中而断。


    “没追上?”


    封逸眉头微皱,沉下心神,又斩出第二式来。


    刀至风中,劲力已衰。封逸连忙翻刀为扫,终于追上了风尖儿。


    “第一式可以轻易追上风,第二式却追不上,需得联合第三式才能追上,这是怎么回事?”


    以往封逸并未刻意用刀去斩风,故而也从未发现过追风刀法的第二式、第三式竟不如第一式迅捷。


    再试第四式,速度更慢,需得联合五六,三式合一,才能追上风尖儿。


    “难道追风刀法本不是三十六式,除却第一式是完整的一刀,余下三十五式全都是师父自余下的刀法里分化出来的?”


    言念及此,封逸便将三十六路追风刀法尽数使出。


    第一刀,可追风;二三合一,可追风;四五六合一,可追风;七八九十合一……


    以此类推,共合成八式刀法。


    按照天剑十八式的法子来去伪存真,此八招,可简化成八式基础刀招。


    扫、劈、拨、削、掠、奈、斩、突。


    此乃刀中八法,单一招,便可追风。


    枭吴斜睨舞刀并沉思的封逸,眸中的赞赏之意比之前又浓郁了几分。


    封逸却在想:“我若以追风刀法所化刀中八法为基础,以八卦游龙掌为轻灵变化之道,以天剑十八式为厚重之道,可否三技合一?”


    言念及此,再度控刀疾舞。


    刀中八法为根茎,迅可追风;天剑十八式为枝,势大力沉;八卦游龙掌为叶,万般变化。


    “哆……”


    五尺骨刀斩在了封逸身前的巨大青石之上,青石碎裂,骨刀安然。


    封逸本打算控刀避开青石,去斩它身下的春草。但当刀招行至中途,忽地后继乏力,难能浑然天成。


    “这是为何?”


    细思每一刀,皆含有刀势,威力比之前有了长足的进步。


    再思三般武技,也都彻底大成。


    可为何还是不能合三为一,融会贯通?


    眺望远山劲松,封逸呢喃自语:“根茎有了,枝条有了,树叶也有了。还少什么?”


    一颗大树,可以无花无果,却绝不能没有根茎、枝条、树叶。


    无根茎,不得汲取土壤中的养分。无枝条,难能阻挡天风肆虐。无树叶,生机无处发散。


    “不!一棵树,不仅要有根茎、枝条、树叶,还要有躯干。如无躯干,根茎汲取来的养分无法传递给枝条、树叶,自然不能维持平衡,蓬勃生长。”


    封逸的脑海之中,忽有明光一闪而过。


    他控御心神,紧紧地握住了那一点明光。


    明光是什么?正是他所缺少的大树躯干。


    “以什么为大树的躯干才好呢?”


    封逸垂眉沉吟。


    他所学武技并不算多,除却追风刀法、八卦游龙掌以及天剑十八式外,就只剩下龙隐宗的‘降魔拳’、‘鹰爪手’。


    降魔拳与鹰爪手皆是人阶下品武技,封逸试验了一番,难能化作大树的躯干。


    “用霸刀意?”


    翻开玄囊,才发现记载了霸刀意的羊皮卷,早已被项灵竹烧毁。


    封逸忍不住又骂了一声‘恶女’,再思再想,忽似想到了什么。


    他猛地一拍额头,“我怎么给它忘记了。”


    大悲赋共有九层,每一层都携带有一门技法。


    第一层时,携带的技法正是武技八卦游龙掌,那么第二层呢?


    封逸揣着激动,沉神入绛宫,攀附到元力龙胎之上。


    龙胎旋转,火气发散,烈火燃烧。


    内中,有炽烈的火属气息,足以焚烧天地万物。也有充满了勃勃生机的木属气息,足以唤醒一切枯败之物消散的生机。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元力属性,竟在大悲赋经文的糅合下,相融共生,难分彼此。


    木火交迸,精纯且浑厚的元力自绛宫内发散出来,滋养着封逸的周身。


    忽有一道简短的意念自元力龙胎上发散出来,涌入到封逸的心神之中。


    他沉心揣摩,却见那一道意念正是大悲赋第二层所携带的技法。


    不,不是攻敌杀人的武技,也不是控御自然之力的玄术。


    而是一门淬炼肉体身躯的功法,名叫‘不灭龙体’。


    “混沌屯蒙如卵,昏昏默默盈空。浩然太素抱鸿蒙。一气循环凝重。内隐真水真火,氤氲盘结如冰。中心元始造玄功。三气齐分太定……”


    文辞晦涩,混沌难明。


    封逸看得云里雾里,好生糊涂。


    但糊涂过后,再结合自身现下的修为情况,以及对大悲赋经文的理解,其意立明。


    盘膝于地,抱元守一,摒除心中杂念,发散心神,控御元力龙胎,发散一道元力,自绛宫内循环,徘徊。


    渺渺茫茫之中,忽有一线光明自绛宫内一闪而过。封逸看得真切,忙控御那一道元力,循着光明的路径,游出绛宫。


    元力出绛宫后,分化两道。火属元力环游任督二脉,所到之处,火气发散,如吞烈火入腹,痛苦难当。


    封逸咬牙坚忍,虚汗长流。


    木属元力徘徊在绛宫外,未得主人调命,不动不移。


    任督二脉之中,那一缕异于往常的火属元力,放肆祸乱破坏,剧痛攻心时,封逸忽想:“这火属元力是我修炼所出,为何行走经脉,竟会造成这么大的损坏?”


    念头一转,已明缘由。


    “好一个不灭龙体,原来是**重生,破而后立之道。”


    不灭龙体,名不灭,可何为不灭?


    唯有经历过大毁灭、大苦难,却得以幸存者,才能不灭。


    一如那寰宇苍穹,万劫不坏,日月陨而苍穹永在。她为何能不灭,正因她曾经历过数不清的大毁灭与大苦难。


    封逸此时所承受的,正是毁灭所带来的苦难。


    唯有先以火属元力将自身经络、穴窍、皮肉、筋膜、骨骼等尽数摧毁。而后再以肾水中和火性,承受苦痛,熬过苦痛,生发新肉、新骨、新经络,才可一转不灭。


    一转不灭,并非彻底不灭,只是比寻常人的血肉躯体,更加健壮结实而已。


    唯有九转炼体,才能成就真正的不灭龙体。届时身比真龙,血肉之力足以撼天动地,移星转斗。


    天地崩而肉身不陨,星月毁而肉身不灭。


    九转不灭,肉身成圣,故此得名。


    圣是什么境界?封逸不知,他只知道现在所承受的苦痛,比以往经历过的所有苦痛加在一起,再翻增百倍还重。


    在枭吴祭坛内,他经历过一次挫骨销魂之痛。


    可现在,他所经历的痛苦,已不能用挫骨销魂来形容。


    就好似有人在用一柄钝刀,一点点、一寸寸将自身的肌肤划开,剔肉碎骨,断脉磨穴。


    此痛,封逸再难忍受。


    “啊……”


    他放声惨叫,惊得春阳摇颤,飞鸟离巢。


    “呼呼”忽有风起,卷来了叆叇愁云,大雨瓢泼砸落。  filsarilhl八八49051八702八1hl


    :。:3v


    rad3


    sr="ggdlgdj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