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n > 散文诗词 > 赠你一袭婚纱 > 正文 126:魔鬼中的天使

正文 126:魔鬼中的天使

错误举报

上图的“进入阅读模式”是360的不建议大家点,点了后可能进入乱码模式。

 热门推荐:
    可能只有真正经历过生活的苦楚酸辣,才能体会这其中甘甜的滋味吧。


    其实,这个世界上哪有什么多的岁月静好。


    那些心灵鸡汤不过是写给那些纸上谈兵的人罢了。


    这世界,到处都是真苦难,假欢喜。


    刘婧用几乎哭泣的语气跟赵找讲出了事情的真相。


    赵找瞪大了眼睛,张着嘴夸张的问道。


    “你爸?你爸他怎么了?你们这些年不是一直都在北京过的挺好的吗?”


    其实这么多年过去了,自从刘叔叔一个人走后,一直都是杳无音讯。


    这条街上的街坊邻居们,都以为刘叔叔找到自己那有本事的闺女去享清福了。


    没想到,多年未见,竟然发生这么大的事儿。


    赵找此刻惊讶的下巴都快要掉下去了。


    “找儿,之前的事情是我一直都没和你说,今天的那个饭盒其实是我拿着去看你刘叔叔了。”


    “刘叔叔,他到底怎么了?”


    “生病了。”


    “什么病?”


    父亲摇了摇头,说道:


    “坏病。”


    “刘婧,你们是很早就搬回来了吗?”


    “嗯,早就搬回来了。”


    “那怎么一直都没来我们家呢?”


    “叔叔和我爸以前发生的事儿,我爸都告诉我了,我妈后来出事那会儿我还,你和叔叔不仅能原谅我爸,而且还能对我们那么好,我没有脸再来了。”


    “你这孩子说的是什么话!事情既然都过去这么久了,我们都没把它再当回事了,你年纪怎么还在惦记着呢?”


    赵找有些生气的说道。


    “可是,我就是过不去心里边的那个坎,而且我爸他自己也……”


    “好了,先不说这个了,对了,你爸生病,那你姐呢,你姐是在家里照顾你爸吗?”


    “没有。”


    “那你姐呢?”


    “我姐在自己家呢,照顾俩个孩儿。”


    “你姐都有俩个孩子了?”


    “嗯,一个是大姑娘,还有一个弟弟。”


    “你爸他没事吧?”


    “我爸的病看起来好像是更重了,今天下午叔叔走后,他竟然有点儿认不出来我了,而且叫的一些人名我也不知道是谁。”


    “找儿,咱们还去看看你刘叔叔吧。”


    “行,那咱们就快点走吧!”


    说着赵找和父亲,刘婧三人就匆匆忙忙的下楼了,走到区门口拦下了一辆出租车。


    那是赵找第一次见到一个人的临终状态。


    在赵找的印象里,第一次见到那个那个光着膀子,戴着高仿版的大金链子还有重有几千克手表的汉子,大家都管他叫刘赖子。


    就好像一只过街的老鼠一样,只有自己花了钱,别人才可能容得下他。


    再见到他的时候便是那个靠着自己女人来挣钱的丑陋模样。


    再后来便是他出狱后了,父亲让我管他叫刘叔叔。


    曾经那个一米八几的汉子缩在这个废弃了多少年的土炕上,光着下半身,没了一点儿尊严。


    刘叔叔看到赵找也来了,这也是他多年以后再一次见到赵找。


    没有见过这种场面的赵找早已吓得失了声。


    站在父亲身后,也不敢直视刘叔叔。


    没想到刘叔叔立马就认出了赵找,努力的使出了浑身解数,说了一句:


    “是找儿吧?”


    赵找看着几乎快要落泪的刘叔叔,使劲地点了点头。


    “都长得这么大了,我都快认不出来了!”


    父亲看赵找没有说话,于是就用手拽了拽他。


    “刘,刘叔叔……”


    “快,快坐下。”


    刘叔叔说出这几个字的时候,明显的能听出来那言语中略带的哽咽。


    赵找坐在地上之前的那个旧沙发上。


    赵找环视了一圈,家里没吃没喝,想来这几天父亲早出晚归的一直也都是在照顾他吧。


    是啊,父亲其实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刀子嘴豆腐心。


    可是,父亲永远都是全世界的人好,唯独对赵找不是。


    听刘婧说,刘雅带着刘婧刚到北京的那一年,家里终于过的再也不像从前那样拮据了。


    刘雅也不用一天到晚打好几份工了,他们总算是熬出来了。


    刘雅花钱托人给弟弟找了一个学校,还算的上是中等吧。


    刘雅这些年一直都很疼刘婧,包括后来有了孩子之后还是。


    没过几年时间,刘雅姊妹俩就听人家说父亲从牢里出来了。


    刘婧问姐姐可不可以去接父亲过来,没想到刘雅还是拒绝了。


    起初,刘婧并不知道为什么。


    只是一度的以为姐姐可能是怕北京的亲戚知道自己原来还有一个坐过牢的爸爸,然后被婆家看不起吧。


    到后来父亲还是找到了他们在北京的地址。


    没过多久,父亲就带着铺盖卷找过来了。


    那时候,刘婧说父亲和姐姐闹的特别凶,甚至,邻居都过来敲门了。


    这么多年了,姐姐一直都对于母亲的去世耿耿于怀着。


    因为姐姐一直都认为,母亲的去世都是父亲造的孽。


    然而,父亲也都从来没有否认过。


    刘婧记得母亲刚去世那会儿,他还是个毛头,根本不懂的去世到底是什么意思。


    可能是到现在刘婧也无法说出来自己亲生母亲的模样了吧。


    后来,姐姐和父亲就干脆摊牌了,当年的事情也全部都抖搂了出来。


    刘婧那时候已经上了初中,趴在门缝上偷听的的他,至始至终都没有敢推门进去。


    也是在那一次,刘婧这才得知他们家跟赵找俩家的关系究竟是什么了。


    虽然姐姐一直对于父亲都是待理不问的,但是生活上也没有太过于苛责他。


    姐姐背着姐夫给父亲在市郊的一个不太起眼的地方租了一间南房,加上水电费,每个月差不多五百块钱。


    刘婧也是一直和刘雅住在一起,当然这也是姐姐当初嫁给姐夫唯一的条件。


    姐夫靠着家里的一大笔拆迁款,在三环里买了一套房子。


    虽然平米不算太大,但是一家人能在北京有个安身的场地已经算是不错的了。


    刘婧他们住的地方离父亲远,可能要倒好几趟公交,地铁才能到,刘婧也是只去过一次。


    有时候过礼拜天或者碰着学校放假,刘雅总会安排给刘婧一些活,想着法的不让刘婧去看他父亲。


    其实,刘婧一直都知道父亲他没有什么经济来源。


    以前在镇里,凭着身上的一股子蛮力,父亲能勉强养活一家老。


    可是在去了北京以后,没啥大文化的他,只能是俩眼一摸黑了,哭爹喊娘的整啥都不好使。


    有一次,可能是临近中秋节吧,班里老师组织大家回家和自己的亲人一起做手工月饼。


    刘婧高高兴兴的买了做月饼所需要的食材后就回家了。


    可是回到家以后,正好碰着姐姐要和姐夫出去过节。


    至于去什么地方刘婧说他不记得了,因为那是一家法国餐厅,刘婧也从来都没有听说过。


    然后,刘婧就一个人孤零零的呆在家里。


    中秋节本就是家人团圆的日子,于是,这就让刘婧想起了远住在郊区的父亲。


    刘婧想想姐姐留给父亲的那点儿生活费,可能都不够父亲拿来买月饼的吧。


    于是,刘婧在家里马马虎虎的做了几块月饼,然后在烤箱里烘焙之后,就放进了包装袋里。


    刘婧凭着之前送父亲的零星记忆,不过还好,还是找到了父亲出租的房子里。


    刘婧敲门进去之后,有那么一瞬间刘婧竟然差点儿都没有认出来父亲。


    父亲的头发白了,身子也略显佝偻,其实,那个时候父亲就开始瘦的很严重了。


    看到原来是刘婧来看他了,父亲这下可高兴坏了。


    挪着身子硬是要下地给刘婧倒水喝。


    然后嘴里还一个劲的说着,过节呢,家里没啥水果能招待孩子的,实在是愧疚。


    刘婧把揣在怀里的月饼如数的拿给父亲。


    刘婧说他永远都能记得住父亲当时眼角流下的泪水以及父亲所说过每一句的话。


    那也是刘婧第一次见到一个五尺男儿能如此的放下身段。


    父亲边吃月饼边哽咽着。


    父亲说这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吃到这么好吃的月饼。


    不知道是泪水的咸味,还是月饼的甜味,父亲一直在用力的点着头。


    “孩子,是爸不好,是爸对不住你,更对不住你姐,爸谢谢你,谢谢你还能来看我……”


    “我,我……”


    好像就在那一瞬间,刘婧一下子就明白了些什么。


    临走的时候,刘婧把父亲吃剩下的月饼放进了父亲的饭轮里。


    就在刘婧打开饭轮的那一瞬间,刘婧至今难忘。


    轮里用白色毛巾盖着的几个看上去硬的像是石头一样的东西,竟然是父亲每天吃进肚子里的馒头。


    那些馒头早已变了颜色,星星点点的霉斑遍布在馒头上的各个角落。


    然而馒头发硬的程度已经完全掩盖住了它的异味。


    刘婧端着就要扔到垃圾桶里,没想到却被父亲拦下了。


    父亲说,那是他这几天的口粮了,没了它们,他怎么活?他没法活啊!


    那天的刘婧已经崩溃到了极点,是哭着跑回家的。


    他一直都不知道,父亲在他看不到的地方竟然过的那么苦。  filsarilhl07002八926134hl


    :。:3v


    rad3


    sr="ggdlgdj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