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n > 历史 > 九五至尊 > 正文 第二千七百零二章 登闻再鸣

正文 第二千七百零二章 登闻再鸣

错误举报

上图的“进入阅读模式”是360的不建议大家点,点了后可能进入乱码模式。

 热门推荐:
    rad2“朕身体不适!”


    “退朝!”


    “册封安南王一事,改日再议!”


    秦昊龙袍一挥,大声宣布。


    事到如今,秦昊也想不到其他的办法。


    只能一切从长计议!


    就在这时候。


    陈向夏在客栈休息了一夜,在林为的陪同下,来到了登闻鼓前。


    自从叩阙案以来,大夏的登闻鼓在沉寂了百年之后,再次启用。


    百姓们慕名而来,纷纷涌到此地,要敲响此鼓,告御状。


    大夏太大了,百姓的冤屈自然是多如牛毛。


    甚至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比如自己的牛丢了,也有人来告状。


    秦昊不在京师的时候,这个重担自然是落在京师衙门身上,搞得府尹不厌其烦,于是派了官差,在登闻鼓旁边守着。


    如果有人告御状,那么就先去衙门登记。


    只要不是什么惊天大案,那么京师衙门就给直接办了,根本用不着惊动皇上。


    “你是干什么的”


    登闻鼓旁边的官差,立刻上前,将陈向夏拦住。


    陈向夏道:“我有千古奇冤!”


    官差道:“来这里的人,都说自己有千古奇冤!走!先去衙门登记再说”


    陈向夏没想到,还有这种规矩,朝着身后的林为看了一眼。


    林为点了点头,迈步走了过来。


    虽然林为只是普通的锦衣卫,但是官差们一见他飞鱼服、绣春刀的打扮,顿时肃然起敬,忙道:“大人您有什么吩咐?”


    林为道:“放他过去,击鼓鸣冤!”


    官差们闻言,顿时愣住了。


    现在可不比以前!


    以前,皇上经常不在京师。


    这登闻鼓,敲了也就敲了!


    现如今,皇上坐镇京师,又恰逢上朝时间。


    这时候敲登闻鼓,铁定要惊动皇上。


    上面若是怪罪下来。


    你是锦衣卫,自然是天不怕地不怕。


    可我们只不过是的官差,实在是承担不起


    官差迟疑道:“大人,虽然您是锦衣卫,可是敲打登闻鼓,上达天听,分量还是不太够”


    林为冷哼一声:“我的分量不够,那秦统领的分量够吗?他让此人击鼓鸣冤,有什么事,有秦统领,还有我们锦衣卫扛着!”


    “你们怕个屁!”


    “让开!”


    林为右手按住腰间的绣春刀,若是这些官差还叽叽歪歪,出言阻拦,他不介意动用武力。


    官差们人微言轻,互相对视一眼,只能退开。


    陈向夏迈步来到登闻鼓前,举起鼓槌,深吸一口气,用力敲了起来。


    咚咚咚


    沉闷的鼓声,响彻在紫禁城的上空。


    金銮殿内,也是听得一清二楚。


    秦昊本来已经宣布退朝,猛然停下脚步,脸色发寒:“登闻鼓?大伴,去看看,发生了什么事!”


    静公公领命,迈着碎步,离开金銮殿。


    文武百官也都是面面相觑。


    什么情况?


    难道有人敲登闻鼓,告御状?


    这一次,又要牵扯出什么千古奇冤?


    又有哪个朝廷大员,会受到牵连,因此落马?


    大臣们心里清楚。


    如今的登闻鼓,可不是谁想敲就能敲的。


    一来,是有官差在旁边守着,若是鸡毛蒜皮的案子,直接就被拦下,交给京师衙门处理。


    二来,敲响登闻鼓,本来就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若是朝堂查明,涉嫌诬告,那就是抄家灭族的大罪!


    作为朝廷大臣,其实并不喜欢有人敲响登闻鼓。


    因为一旦登闻鼓响,就意味着天下有大冤屈。


    他们天天在朝堂上,为秦昊歌功颂德,说什么盛世繁华,百姓们安居乐业。


    若是有大冤屈,他们不是被啪啪打脸吗?


    其实,打脸还是其次。


    皇上的眼里,容不得沙子。


    一旦真的有冤屈,那么有极大的可能,跟朝廷大臣有关联。


    两江总督柳家的事,至今还历历在目。


    那一场大案,前后受到牵连的有数万人之多。


    满朝文武回忆起来,还是浑身发寒,额头上冷汗直冒。


    朝堂之上,唯有一人,嘴角勾着一抹讥讽笑容。


    正是安南使臣胡先。


    大夏吹什么太平盛世,万国来朝。


    结果呢?


    百姓还不是有天大的冤屈,才会敲响登闻鼓,冒着掉脑袋的危险,申冤告状。


    由此可见。


    大夏的内部,也有着巨大的贪腐问题。


    说白了,就是一个外强中干的纸老虎罢了。


    根本不足为虑。


    当然,对于安南胡氏来说。


    大夏的内部越乱,对于他们来说,就越是天赐良机!


    一来。


    他们可以趁机向南洋诸国宣传,大夏出现大冤情,是帝王无道,国本动摇的征兆。


    如此以来,就能拉拢南洋诸国,结成联盟,攻抗大夏。


    二来。


    大夏内部出了问题,就没有多少精力放在海外,特别是安南的身上。


    安南胡氏灭绝人性,屠戮陈氏皇族的行为,就能强压下来!


    就算有朝一日,事情暴露。


    在昂撒人的支持下,安南的国力和军事实力,也不亚于大夏。


    再加上安南在南洋拉拢的盟友,以及整个西洋的背后支持。


    安南跟大夏,未必没有一战之力。


    秦昊听说有人鸣冤,脸色难看到极点,冷声喝道:“宣!”


    片刻之后。


    便有一个年轻人,在锦衣卫的护送下,迈步走入金銮殿。


    此人的衣衫褴褛,头发脏兮兮的,一副乞丐的模样。


    大臣们见状,立刻拉长了脸。


    一个乞丐,也敢敲响登闻鼓鸣冤,惊动圣上?


    京师衙门的官差,到底是干什么吃的?


    什么阿猫阿狗,都往里放?


    然而。


    这个年轻乞丐的反应,却让文武百官极其意外。


    只见他走进金銮殿之后,没有半点畏惧之色,昂首来到玉阶之前,犹如行云流水一般,向秦昊三拜九叩!


    他的官话,也是极其标准:“下臣安南王子陈向夏,参见大夏皇帝!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全场皆惊!


    首先,是这个陈向夏的官话,实在是太标准了。


    甚至比朝堂上很多大夏官吏的官话,都说的要好。


    没办法。


    大夏疆土极大,各地口音不同。


    再加上大夏实行科举制度,各个州府,只要通过科举制度,就有机会入朝为官。


    事实上。


    由于大夏南方,儒风盛行,重视教育,入朝为官的官员,数量也是远超北方。


    满朝文武半江西。


    这句话,可不是随便说说,而是铁一般的事实!


    :vqiaqia4134413406417312064hl


    :vqiaqia。:vqiaqia


    ra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