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n > 其他 > 贝纳颂 > 正文 第152章 预言

正文 第152章 预言

错误举报

上图的“进入阅读模式”是360的不建议大家点,点了后可能进入乱码模式。

 热门推荐:
    至正丙戌年(元朝),泰州读人何友仁穷困潦倒,实在生活不下去,因此去城隍庙祈祷。


    在东面偏殿,有一个判官神位,牌子上写的是“富贵发迹司”。(意思是专门管人间富贵升官的地府衙门)


    何友仁就在神像前祈祷道:


    “我今年四十五岁了,冬天只有一件棉袍,夏天只有一件单衣;早晨只吃一碗粥,中午只吃一碗饭,从来没有奢侈浪费的情况。就这样心翼翼,节衣缩食,忙忙碌碌,还总是缺吃少穿。


    就算是暖冬,也为了御寒而发愁,丰收的年头,也为了粮食不够吃担忧。如今,出门没有朋友可以依靠帮助,回家没有积蓄可以保障生活。妻子和儿女都瞧我,亲戚们都远离我,困顿艰难,无处诉说。


    听说您是主管富贵发迹的神,慈悲宽厚,有求必应,所以我不怕责备来冒犯您的尊严。我屏住呼吸跪倒在您的脚下,流着眼泪恳求您的指引。


    求您发发慈悲给我的未来指一条明路吧!赐给一斗水来救救我这车辙里的枯鱼,给一根枝条,让疲惫的鸟儿歇息片刻。假如我命里就当贫穷,定数难以改变,也请大神明示这其中的缘由,让我穷困而死也没有遗憾。”


    他说到伤心处,不由涕泪涟涟、嚎啕失声。


    后来哭得疲倦,就蜷缩在桌案下睡着了。


    当天夜里,城隍庙里主管其它方面的偏殿都灯火通明,人来人往。只有发迹司静悄悄漆黑一团。


    到了半夜,忽然听到呼喊开路的声音,由远及近到了庙门。各个司的判官都出来迎接。


    城隍神穿着朝服,扎着玉带走进来,后面跟着两行打灯笼的随从,整齐威严。


    原来,城隍神去参拜天帝,富贵发迹司的判官也跟着去了。


    城隍神到正殿坐下,各司判官上前汇报自己打理的事情,其中一人说道:


    “某县某人家里有两千石稻谷,今年旱灾,米价倍增,大多数米铺都囤积等待再次涨价。


    这个人开仓卖米,还是原价。而且设置粥厂,救活了很多人。


    昨天,那个县的土地神把他的事迹报到这里,上奏天庭后,已经批准给某人增寿三十六年,福禄增加一万石米。”


    另外一个判官也上前报告说:


    “某村某妇女很孝顺,丈夫出门在外,婆婆生病她衣不解带侍候。又焚香沐浴祈祷上天,愿意自己代替婆婆受苦。在他的照顾下,婆婆痊愈了。


    昨天也上报天庭,批准此妇人再生两个贵子光显门庭,老年时朝廷册封为命妇。已经把这些录入到了簿册上。”


    城隍点点头说道:“嗯!很好!”


    又有一个判官上前报告两件事,其中一件事是有个大官不思报国,贪赃枉法,残害良民。本来应该治罪,因为祖辈阴德,所以延迟几年。


    另外一件事是某乡富户,强夺相邻的贫户田地,导致贫户抑郁而死。已经报到冥府主管刑罚的帖本司,某富户被勾到冥府托生为牛偿债。


    城隍又点头说道:“恩,我知道了!”


    大家都说完后,发迹司的判官忽然叹气说:


    “诸位同僚克忠职守,赏罚分明,可是天下有大难到来,就算我们善于管理,也是无可奈何啊!”


    众人惊问是怎么回事。发迹司判官说道:


    “我在天庭偷听到一条不好的消息,几年后就要刀兵大起,长江以北、黄河以南,共要屠戮官吏百姓三十万人。到那时候,行善积德,忠孝两全的人也难以避免。该怎么办呢?”


    众判官吃惊地面面相觑,都皱眉说道:


    “这是天数,不是我们所能了解控制的了。”


    说到这,城隍神挥挥手,判官们默默散开,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去。


    何友仁已经被惊醒,把这一切听得清清楚楚。


    他到发迹司判官回来,就从桌子底下钻出来,跪拜说了自己的诉求。


    判官对他端详了一阵,拿出一本簿册,翻后说道:


    “你不会长久困顿的,马上就会有转机,一日胜似一日。而且日后还有大富贵。”


    何友仁请判官详细说说,对方不再多说,拿出红笔,在一张纸上写到:


    “遇日而康,遇月而发,遇云而衰,遇电而没。”


    何友仁把纸揣在怀里,叩拜后出了庙门。天色已明,摸摸怀里,纸条不见了。


    回家后把自己到听到的告诉妻子,让她耐心等待。


    几天后,郡里有个叫傅日英的大户来请何友仁做塾师,每月薪酬五两。


    几年后,张士诚在高邮起兵,丞相脱脱带兵讨伐。


    太师月沙征集人才,何友仁上献计献策,得到了太师的赏识,推荐给丞相,做了随军谋士。


    几经辗转,从吏升为内台御史,后来,又因为叫云石不花的同僚倾轧,被贬为雷州录事。


    他回忆起判官写给他的十六个字,日、月、云都已经应验,心里对“电”字非常畏惧,做什么事都心翼翼,不敢乱来。


    到了雷州二年,某次有公事去总府报表,署名的时候他写到:


    “雷州路录事何友仁。”


    刚写到雷字下的田字,一阵风把报表吹动,毛笔一抖,一竖出头右拐,几乎成了一个电字(来,田字的笔顺古今不同)。


    他觉得不祥,非常厌恶,当夜就感染了风疾。何友仁预感到自己余日无多,处理了家事,把当初判官的话告诉大家,几天后死去。


    喜欢贝纳颂贝纳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