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n > 科幻 > 讨逆 > 正文 第1551章 劝降,锦衣卫办事

正文 第1551章 劝降,锦衣卫办事

错误举报

上图的“进入阅读模式”是360的不建议大家点,点了后可能进入乱码模式。

 热门推荐:
    :[]


    大朝会结束,郑远东站在兵部大门外有些茫然。


    “郑侍郎,恭喜!”门子拱手笑道。


    郑远东阵前倒戈,皇帝既往不咎,这算是一桩美谈。


    郑远东点点头,可心中却格外空虚。


    这不是老夫要的日子。


    当半生理想破灭后,在长安的每一天都是煎熬。


    他一路平静的走进值房,写了一份奏疏递进去。


    奏疏按照程序在走。


    “兵部郑远东乞骸骨!”


    一个中舍人举着这份奏疏,讶然道。


    “谁?”一个同僚问道。


    “兵部郑远东。”


    “不能吧!算下来,他还是正当年呢!”


    “!”


    众人了奏疏,都百思不得其解。


    “递上去吧!”


    “要不,让他再想想?”


    “别惹事!”


    “也是。”


    奏疏到了皇帝手中。


    “乞骸骨?”皇帝着奏疏,“他这个年纪乞骸骨,让刘擎他们情何以堪?”


    “石头呢?”皇帝问道。


    这是皇帝处置政事的宫殿,不大,人也少,就秦泽带着两个内侍服侍。


    边上有香炉,里面燃烧着南边国进贡的香料,很是提神醒脑。


    “奴婢去找找。”


    秦泽出去,一路问着找到了韩石头。


    当下皇帝并未给韩石头安排职事,但所有人都知晓,这是皇帝体恤他多年忍辱负重不易,让他歇息一阵子。


    韩石头站在一座宫殿前,神色怅然。


    当年孝敬皇帝曾在这里和一群饱学之士辩驳当世局面,那时候的孝敬皇帝神采飞扬……


    时过境迁,宫殿渐渐老旧。


    “咱也老了,陛下!”韩石头伸手轻轻摸着木柱子。


    “韩公。”秦泽很是恭谨的道:“陛下召见。”


    “哦!”


    韩石头缓缓回身,“可是有事?”


    “不知!”秦泽毫不犹豫的道。


    “好!”


    韩石头说道。


    得了个好字,可秦泽却觉得脊背发热。


    这分明就是在赞许他守口如瓶。


    若是咱方才说是陛下想咨询郑远东的事儿,多半会被韩石头暗中告一状。以他的地位开口,陛下必然会重视……


    好险!


    秦泽心中一松。


    “在陛下身边就一条,少私心!”


    前方韩石头悠悠的道。


    这是敲打,也是教诲。


    秦泽行礼,“谨受教!”


    到了殿内,皇帝正在喝茶,见韩石头进来就说道:“尝尝,刚送来的好茶。”


    “奴婢不敢!”韩石头态度很坚决。


    皇帝对韩石头的态度有些复杂,似主仆,可又有些家人般的亲切和随和。


    可韩石头却谨守本分……秦泽在眼中,慢慢对比自己。


    这便是言传身教。


    “郑远东此人如何?”


    “郑远东?”


    “此人上奏乞骸骨。”皇帝指指案几上的奏疏。


    “郑远东此人深沉。”韩石头说道:“从以往来,此人不群不党。兵部张焕不理事,多半是他和另一位侍郎执掌大局。朝堂议事时,他的态度很是微妙……不偏不倚。”


    “难道还是个出污泥而不染的?”皇帝想了想,“如此,把他叫来。”


    晚些郑远东求见。


    “让他进来。”皇帝放下奏疏,案几上还剩下的十余份‘作业’,叹道:“何时方能解脱啊!”


    韩石头笑了笑。


    郑远东进来,行礼。


    他了皇帝一眼。


    若是皇帝有些挽留之色,那么就是成了。


    若是皇帝神色平静,多半是不许。


    可!


    皇帝似笑非笑。


    皇帝拿起那份奏疏,“你的年纪,离致仕还早。另外,朕听闻你修为不错?”


    “臣的修为……只是普通。”


    郑远东知晓,这必然是锦衣卫查过了自己。


    可他不知道,是赵三福……


    “大唐百废俱兴,朕对人才从不嫌多!”


    皇帝淡淡的道。


    这是挽留之意,但态度有些平淡。


    挽留,拒绝,再挽留……好了,你可以滚蛋了。


    这是程序。


    而宰相需要三次挽留。


    郑远东本想按照程序走,可想到先前皇帝似笑非笑的神色,心中一凛,“臣厌恶了长安。”


    “为何?”皇帝的眼中终于多了一抹兴趣。


    “臣自问无治理地方之能,在庙堂之上,亦无辅佐君王之才……”


    郑远东干脆摆烂了。


    这也是他此刻内心的写照……他和赵三福谋划政变多年未果,而不吭不哈的皇帝却一步步逆袭成功,这让他备受打击。


    “那么,你能做什么?”皇帝问道,准备放弃此人。


    “臣,能杀人!”郑远东直接躺平了……您,臣这般无能暴戾,还是回家啃老米饭更好吧!


    “杀人?”皇帝想到了王老二,那个憨货,自从进宫后就没个消停,整日一边嚼肉干,一边在宫中晃荡,像是进了大观园的刘姥姥。已经有御史弹劾过数次,说他不守规矩。


    “是。臣喜杀人。”郑远东心中一松,觉得自己终于要解脱了。


    “朕倒是想到了一事。”皇帝本想点头,突然想到了西疆,“朕令你为特使,且去西疆一趟。”


    郑远东:“……”


    “邢国公赵嵩执掌西疆,并未干涉大局,这是怯了。可此人还在矜持,这是想等朕派人去才肯低头?你去一趟。”


    皇帝着郑远东,“此去,说服赵嵩归顺为其一,其二,朕听闻你在军议时颇有些进取的言论。那么,此次你顺便洛罗,那些蛮人……”


    郑远东抬眸,“陛下是想……”


    “朕,什么都没想!”皇帝摆摆手。


    郑远东只觉得浑身热血开始上涌,“臣可能杀人?”


    这人……皇帝低头着奏疏,摆摆手。


    “臣,谢恩!”


    皇帝终于批阅完了奏疏,伸个懒腰,“让赵三福来。”


    他起身走出大殿,秦泽跟在一侧,韩石头落后些。


    “问问花花她们到哪了?”皇帝负手着巍峨的宫殿,突然生出了些出去走走的念头。


    秦泽令人跑去问话。


    “太子呢?”皇帝问道。


    “殿下今日出宫了。”


    ……


    “这是蜀地的黄牛肉干,味道比北地的还好。”


    点心铺里,阿梁和王琴坐在一起,阿梁拿了一包牛肉干出来,献宝般的说道。


    王琴吃了一条,点头,眼睛眯的弯弯的,那笑意藏也藏不住,“真好吃。”


    “我说好吃吧!”阿梁得意的说道。


    “蜀地的牛肉干?”邓二扛着一袋子麦粉进来,伸手道:“我尝尝。”


    这人真是不客气……郭秀有些不满,却见阿梁给了他几条肉干,心想这少年怎地这般大手大脚的?


    “味道不错。”邓二嚼着肉干过来,挤挤眼睛,“你这女婿不错。”


    “呸!”在母亲的眼中,自己的女儿便是皇后也做得。


    “给你。”阿梁把一包肉干给了王琴,郭秀微微点头,觉得少年至少心不错。


    “我不要!”


    二人一番推让,拿了肉干的王琴答应给阿梁做针线。


    出于一个商人的本能,掌柜林火忍不住问道:“蜀地的肉干好像市面上没有吧!你家哪来的?”


    阿梁随口道:“我阿耶去蜀地做了一笔买卖。”


    “原来如此,那买卖大吗?”


    “不大吧!”


    ……


    “西疆大,可却人少。有人说是因为西疆贫瘠,可朕去过西疆,土地虽不算肥沃,可养活人不成问题。唯一的问题并不是土地,而是对面的洛罗。你和郑远东此去说服赵嵩归顺是其一,其二,也是最要紧的一点,打探洛罗的现状。”


    “是!”


    赵三福了一眼皇帝,可却悲哀的发现再也找不到当年的感觉了。


    “好好干!”皇帝对他微微一笑。


    时至今日,他再玩什么亲切,那便是凡尔赛。


    “臣马上就出发。”


    桐城一破,镜台就烟消云散了。新的机构叫做锦衣卫,并没有给他们留下位置。


    赵三福不知皇帝会如何安置自己,正在心烦意乱。此刻得了个劝降赵嵩的任务,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事儿做成了便是大功,随后论功行赏啊!


    可接下来赵三福却脊背发寒。


    让郑远东为使者去说降赵嵩没毛病,可我去算是什么事?


    哪怕是让锦衣卫出个人都比我更合适。


    难道……


    晚些,赵三福去寻到了郑远东。


    “让你陪老夫去?”


    “是。老郑,你想到了什么?”


    郑远东在收拾自己的东西,他缓缓说道:“咱们的事儿,怕是都在陛下的眼中,无所遁形。”


    “那么二位大王……”


    “陛下自然知晓。”


    ……


    对于两个异母兄长当初的谋划皇帝并未感到意外。


    咸鱼都会想着翻身,何况两个曾经金尊玉贵的皇孙。


    “陛下,锦衣卫那边说,花花她们估摸着快到雄州了。”


    秦泽禀告道。


    皇帝点头,平静的道:“好。”


    雄州,是宣德帝的女人德妃的家乡!


    ……


    雄州下面的一个镇上来了数十骑。


    说是镇,实则是百姓自发聚集形成的一个村落,因为地处官道两侧,故而叫做镇。


    王家就在镇中,算是镇的‘豪强’


    镇不过千余人口,所谓豪强,其实便是地主。


    大唐没有镇这个行政编制,这里便叫做德村。


    德,来自于德妃的封号。当初王氏女被封德妃的消息传到了这里,整个村子都沸腾了。大伙儿纷纷前去恭喜,可恭喜来恭喜去,好像差些什么意思。一个曾读过半年的‘饱学之士’说道:“要不,改个名吧?”


    大伙儿都点头,要得!


    于是便改名为德村。


    时光流逝,德妃早已化为冢中枯骨,德村的人也渐渐没有了当年的欢喜之情。


    唯有王氏的家业越来越大。


    在这个没法做大蛋糕的地方,资源就那么多,一家人拿多了,那么,其他人自然就少了。


    “这里的店铺,十有八九都是王氏的。”


    一个打前站的锦衣卫介绍道。


    他了一眼花花,心想这个女人只在锦衣卫中出现过几次,可丽妃却格外重她,这是为何?


    王家,就在前方不远处。


    花花走过去。


    敲门。


    叩叩叩!


    “谁呀!”


    一个不耐烦的声音传来。


    门开了一条缝,半张脸在里面。


    “锦衣卫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