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n > 玄幻 > 我要做皇帝 > 正文 第三百七十一节 统治就是忽悠

正文 第三百七十一节 统治就是忽悠

错误举报

上图的“进入阅读模式”是360的不建议大家点,点了后可能进入乱码模式。

 热门推荐:
    是夜,刑曹令吏张汤宅邸,灯火通明,大宴宾客。


    张汤如今不比过去了。


    他在今年正月,把家从鸿固原,迁到了长安城最为繁华的尚冠里。


    尚冠里靠近戚里,与未央宫只有半个时辰的车程,可谓寸土寸金!


    等闲人家,想在这里安个宅子,不花个百八十万,连块瓦都估计买不到!


    住在这里的人也是非富即贵!


    譬如袁盎、晁错的府邸,也都在此处。


    张汤的顶头上司,廷尉赵禹的宅邸,就在张家隔壁!


    而张汤入仕不过一年,其家也不是什么富贵人家,他居然能在这尚冠里买下一个宅子!


    这让长安的舆论,几乎一片哗然!


    张汤对外解释,这是他的妻子,田少君陪嫁过来的嫁妆之一。


    虽然事实也确实如此,田少君,虽然不是田家嫡系,但,她这一嫁过来,田家就将之看成嫡系了,不止族长田信认她做了义女,将之上籍入户,按照汉律,上籍入户的子女,享有遗产继承权。


    这就几乎与亲女儿差不了多少了!


    既然连户口本都迁了,这陪嫁,当然与亲女儿一样了。


    陪嫁的嫁妆除了这栋奢华的豪宅之外,还有钱五百万,金一千金,首饰数十套,绸缎五百匹,奴仆一百人。


    但,没几个人相信张汤的解释。


    尤其是贵族们&hlli&hlli


    只是,也没有那个笨蛋跑去御史大夫衙门举报就是了。


    张汤看着这满院的宾客,心里面。也生出些自豪感。


    张汤自不是笨蛋,他很清楚。人际关系是很重要的!


    而这满院宾客,大抵都是旧时太子宫的同僚。未来汉家的重臣候选。


    换句话说,哪怕是只结好了这其中的半数,对他将来在仕途上的帮助都是非常巨大的。


    一个好汉三个帮!


    纵使当年萧何曹参,天纵其才,但倘若没手下那帮勤奋肯干踏实的属下,他们就是有三头六臂,也休想也有什么成就!


    而张汤,此时也在心翼翼的罗着自己的班底。


    &ldqu兄长,奉车都尉剧公与驸马都尉义公可曾派人去延请?&rdqu张汤打量了一下院子里的宾客。然后,对身边的大舅子田甲问道。


    田甲闻言,答道:&ldqu郎君,剧公刚回长安,家里老母与贤妻为其摆下酒宴,接风洗尘,因此回转道:蒙公厚爱,不敢推辞,只是老母爱妻。久未相见,来日必登门谢罪!&rdqu


    张汤闻言,点了点头,天伦之乐。确实不好打搅。


    只是,义纵呢?


    剧孟与义纵是张汤现在最想拉拢两个人!


    这两人一个奉车都尉一个驸马都尉,看字面意思就知道了。正式上任后,肯定是寸步不离的跟在天子身边。


    这样的人。只要拉拢一个,那他以后。就简直不要太爽!


    田甲又道:&ldqu至于驸马都尉义公,我派去的人回报说,义公并不在家,也未在官邸,据义府的下人说,义公被左相国请去了&hlli&hlli&rdqu


    &ldqu哦&hlli&hlli&rdqu张汤闻言点点头。


    心里却暗暗的留意了这个特殊的信息。


    义纵怕是攀上了周亚夫的大树了,这就更要好好拉拢了!


    既然义纵与剧孟,都不能来,张汤看了看宾客,几乎差不多来齐了。


    就只有周远、司马相如这两个死宅没有来。


    不过,周远的话,随着先帝驾崩,重要性已经没有以前那么高了。


    至于司马相如?


    一个没有多少存在感的家伙,有他没他,区别不大。


    于是,张汤就吩咐道:&ldqu兄长,既然宾客差不多到齐了,准备开宴吧!&rdqu


    &ldqu诺!&rdqu田甲点点头,完全以下人的姿态道:&ldqu我这就去吩咐厨房!&rdqu


    正要走开,却见门口忽然传来一阵喧哗。


    一个下人立刻前来通秉,道:&ldqu颜异颜公与汲黯汲公来了!&rdqu


    如今,新君登基,原本的太子宫体系,自然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原本的各种太子属官官员,基本上,目前都是保留待援,安排待定。


    是以,颜异与汲黯,因为没兼职,所以就没有官职称呼,但待遇,还是依照以前一样。


    张汤闻言,脸色有些怪。


    颜异与汲黯,可是他最大的竞争对手!


    这两个家伙居然联手来了?


    想干嘛?


    砸场子吗?


    &ldqu我也不是吃素的!&rdqu张汤心里想着,脸上却露出满脸笑容,向前迎上去。


    &ldqu啊呀,啊呀,贵客,贵客啊!难怪鄙人今天一早就听到喜鹊在叫&hlli&hlli&rdqu张汤笑着来门口,朝着已经下了马车的汲黯与颜异拱手道:&ldqu快快里面请!&rdqu


    颜异与汲黯对视一眼,也都面露笑容,汲黯道:&ldqu闻说张令吏大宴宾客,某与颜兄,就厚着脸皮,上门来讨杯浊酒!&rdqu


    话里话外却在指责张汤,宴宾客不给他们两个发帖,这事情做得不地道!


    张汤闻言,脸色不变,笑着道:&ldqu寒门陋室,安敢望二位尊客?&rdqu


    心里却想着,果然是来砸场子的吧?


    其实,这个事情,张汤觉得,就算自己不说,颜异与汲黯的智商,也应该知道是个什么意思。


    无非大家各凭手段,看看谁更获同僚爱戴而已。


    至于所谓的内史职位,只是个嘘头而已。


    张汤自己又不傻!


    他才二十来岁,做这个刑曹令吏,已然是战战兢兢,下面的人,不服他的,不鸟他的,也不是一个两个,真要当了内史,怕是头天上任。次日,就要被人搞的下不了台了!


    是以。他只是借着学习晁错的幌子,行拉帮结派之实。


    太子宫潜邸之臣。都是朝廷精挑细选的精英。


    这等人才,能多拉拢一个到自己身边,将来都可能成为决定仕途前途的关键!


    而张汤也认为,汲黯与颜异,也应该是打着这么个算盘。


    大家的眼光,都不是放现在,而是放眼了十年以后的朝局。


    而十年后,朝堂之上,现在院子里的这些人。恐怕少说也是一个千石大员,两千石封疆大吏,必然不少,甚至九卿也可能有几个!


    这是一个真正的宝库!


    张汤不奢求全吃到嘴里,能咬下最大最肥的那块肉,他就心满意足了。


    今日宴会,只是试探。


    但哪成想,这颜异与汲黯,居然连面子都不要了。直接跑过来打秋风!


    这让张汤心里面真是别扭无比,偏偏,还发作不得!


    颜异与汲黯见了张汤吃瘪的模样,心里头别提多痛快了!


    虽然三人私底下私交都不错。


    但谁愿意落于人下?


    一个明确的事实。就摆在他们面前,先帝当初潜邸大臣数以百计,但只有晁错一人走到了御史大夫的位子上。


    余者。混的最好的,也不过是周仁那个郎中令!


    这个世界。谁愿意,自己成为衬托鲜花的绿叶?


    更何况。这事情还关系到道统之争。


    儒法黄老,三派的未来命运!


    就算他们自己不想争,身后的势力与长辈,也会推他们一把!


    颜异与汲黯,在张汤的邀请下,走进张府。


    在坐的宾客们一见到颜异与汲黯,立刻纷纷起身问好。


    这让张汤心里,更加不痛快。


    恨不得拿把刀子砍了这两个厚颜无耻的家伙!


    就连田甲也低声骂了一句:&ldqu不请自来,真是的!&rdqu


    &hlli&hlli&hlli&hlli&hlli&hlli&hlli&hlli&hlli&hlli&hlli&hlli&hlli&hlli


    长乐宫,永寿殿。


    刘彻刚刚给太皇太后窦氏请安完毕,汇报了最近的工作。


    刘彻最近点开了一个新的天赋树。


    这个天赋树,他自己命名为:av。


    简而易之,就是在给太皇太后汇报工作和最近政务的时候,专门挑好的说,挑她喜欢的说。


    总而言之,就是大汉江山稳如铁桶,四方诸侯尽皆臣服,百姓幸福安康,恭念太皇太后圣明万岁。


    至于奏折什么的,自然是一张张念给太皇太后听了。


    只是,这同样有技巧。


    刘彻注意到,每次,只要他先念那些又臭又长,但没有实际意义的假大空奏折,太皇太后听了几个,就会不耐烦的挥手道:&ldqu哎呀,皇帝自己看着处置就行了,不要事事都来请教哀家这个老婆子的意见嘛!只要皇帝能早点给哀家生个大胖皇曾孙就行了!&rdqu


    啧啧&hlli&hlli


    于是这样,前世猪梦寐以求的权力,就这么简单轻松的被刘彻掌握了。


    当然,这也与刘彻的态度有关了。


    刘彻很聪明,每次不管窦氏再怎么强调,以后不要事事都来询问她的意见,刘彻就偏偏事事都来请教&hlli&hlli


    给足了窦氏面子!


    前不久更是大手一挥,给章武候增加了三千户食邑,使之与周亚夫的食邑户数相当。


    更借口窦婴有功,封为魏其候,食邑七千户!


    更重要的是,刘彻给自己未来的丈母娘刘嫖增加了两千户食邑,然后又给堂邑候陈午增加了两千户食邑。


    如今这些诏书已经拟定好了,就等着下次朝议上,拿来给大臣们看看,做做样子,然后就盖印落实。


    这么一圈下来,太皇太后身边的亲信和亲人,基本都被刘彻收买了。


    自然人人都夸新君孝顺,是个好天子。


    一句坏话都传不到窦氏耳朵里。


    于是,现在,刘彻实际上已经是大权在握了。


    只是他也清楚,权力,需要适应,更需要过度。


    像猪前世那样傻了吧唧的瞎嚷嚷改革、深化改革,夺权,夺所有的人权&hlli&hlli


    那是找死!


    所以。目前,他除了在几个细节上稍微做了些变动外。一切都跟过去没什么两样。


    刘彻目前的重点,集中在少府的改革上。


    少府这么一个庞然大物。集军政民于一体,而且,内部腐化日久的烂摊子,刘彻一时间,也没太多好办法,只能慢慢的一步步来。


    刘彻目前的计划是,用一年时间先把少府给分成两块。


    负责军械制造与军备作坊的那部分,先给分出来,让自己人去掌握。


    再把其他的部分。丢给少府令。


    然后,再花五年左右的时间,通过考举选拔士子等手段,将整个少府,完完全全的掌握在手里。


    这事情急不来,步子太大了的话,容易扯到蛋!


    &ldqu陛下,太后派人过来通传说,今日。您就不必过去请安了,太后要为先帝祈福!&rdqu王道适时的凑过来禀报道。


    &ldqu哦&hlli&hlli&rdqu刘彻点点头。


    自打皇帝老爹驾崩以后,薄太后就天天哭,眼睛都快哭瞎了。


    看得出来。薄太后对先帝的感情非常深厚。


    想了想,刘彻嘱咐道:&ldqu吩咐太后身边的人,好生劝劝太后。不可太过伤心了!&rdqu


    &ldqu诺!&rdqu


    &ldqu还有什么事吗?&rdqu刘彻问道。


    &ldqu回禀陛下,奴婢听说。今日刑曹令吏张汤大宴宾客,估计有好戏看&hlli&hlli&rdqu王道心翼翼的道。


    刘彻一听。立刻就知道,哪里是估计有好戏,那是肯定有好戏看!


    刘彻当皇帝后,这情报系统就被他牢牢掌握住了。


    自太宗孝文皇帝起,刘氏就特别重视情报工作,尤其是在夺权过程中,无孔不入的细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从那以后,刘氏就对情报体系,格外的亲睐。


    时至今日,虽然,像明朝锦衣卫那样,连大臣晚上吃饭吃了几碗饭,跟谁睡觉,晚上起来撒了几次尿皇帝都清清楚楚的程度,还做不到!


    但是,大臣们的公开活动与言论,以及一些私底下不那么隐秘的动作,还是能观察到的。


    而目前,王道就负责所有的情报汇总。


    所以,张汤家,今天肯定会很热闹!


    这么想着,刘彻心念一动,道:&ldqu传令,备车,朕要亲往张宅一睹!&rdqu


    &ldqu诺!&rdqu王道点点头,躬身领命下去安排天子车驾去了。


    等王道走了,刘彻轻声低语了一声:&ldqu这帮家伙,也不知道给朕省省心!&rdqu


    对于张汤颜异和汲黯,最近跳得很欢的所谓内史之争,刘彻洞若烛火。


    这些家伙啊,翅膀硬了,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念头了。


    不过这是好事情!


    刘彻需要这样有想法和目标的大臣。


    像张欧那样尸位素餐,以碌碌无为当成无为的家伙,有多远死多远!


    只是,内史这个位子,他们就别想了!


    刘彻已经有了人选!


    故汉中太守田叔!


    这样一位老臣子,出任内史,一则可以很好的管理这关中郡县,二则,也有利于刘彻目前统治的稳固,


    最重要的是,田叔是自己人!


    另外,刘彻目前正在研究,把那些过去的元老大臣,致仕名臣,重新请回长安。


    当他施政的顾问团。


    譬如张释之啊,冯唐啊,申屠嘉啊,甚至就是一百多岁的张苍,只要他愿意,刘彻也马上派人去用驷车恭迎。


    免得以后太史公说什么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了&hlli&hlli


    更能告诉天下人,新天子,尊老爱幼,敬重名臣。


    最重要的是,这些元老大臣,经验丰富,都是各自领域的专家,有了他们,刘彻就能全面客观的进行政策的调整。


    名义嘛,就用类似天朝的中顾委一类的名义好了。


    将他们捧得高高的,但却不给决定的权力,只给建议的权力。


    刘彻知道,这样做的好处,多的数不清楚!


    唯一的弊端在于,发展到最后,很可能形成一个新的利益集团,甚至,在此基础上出现世家门阀政治的温床。


    后世天朝,不就是如此吗?


    所以,刘彻一直很犹豫。一直没有下定最后的决心。


    不多时,王道就过来回报:&ldqu陛下。车驾已经准备妥当,仪仗也准备好了。需要通知张令吏吗?&rdqu


    刘彻笑着挥挥手道:&ldqu不必了,搞搞忽然袭击也是蛮好的嘛!&rdqu


    &ldqu另外,传令下去,不必在朕的行进路途上实施戒严和禁止通行!&rdqu刘彻补充了一句。


    &ldqu诺!&rdqu王道点点头。


    其实,刘氏天子出行,对通行的街道实行戒严和清道,在刘彻看来,多此一举!


    最起码在长安城是这样的!


    按照制度,天子出行。有专门的御道。请下载说a爱阅a阅读最新内容


    这条道路,只许皇帝和太后以及太皇太后通行,其他人,就是太子也不能走这条路。


    而御道非常宽敞,足够并行两辆撵车。


    天子的随行卫队和仪仗,又多达数百甚至上千。


    就算是超级赛亚人,也没可能在这样的情况下,对皇帝实施斩首战术。


    只能说,当初发明这个制度的叔孙通简直是被害臆想症晚期患者&hlli&hlli


    出了司马门。刘彻的天子御驾,在卫队的保护下,从武库,直接驶向尚冠里。


    一路上。无数民众纷纷露出诧异的眼神。


    太奇怪了!


    有史以来头一遭,皇帝出行,没有实行严格的清道和戒严。


    只有两队骑士。在御道两侧,来回巡视。


    许多都颇为好奇。纷纷在道路两侧围观起来。


    刘彻兴致上来,居然探出一个头。对着围观民众招手致意,嘴里还喊道:&ldqu父老乡亲们好,父老乡亲们辛苦了!&rdqu


    这让他有种类似天朝波ss阅兵仪式上喊:&ldqu同志们好&rdqu的感觉。


    简直从头爽到脚,每一个细胞都在呻吟。


    因此,他虽然明知道这样,明天御史大夫跟左相国以及宗正肯定会找他麻烦。


    但他依然觉得值了!


    如项羽所说,富贵不归乡,如衣锦夜行!


    他如今已经当了皇帝,君临天下,是这亿兆生民的共主,不满足一下自己,怎么行?


    刘彻甚至想,若是前面有个包子铺,朕一定下车去排队买一回包子。


    不为别的,装逼也值了啊!


    这么一想,刘彻觉得,这个主意还真不错!


    当年,魏文侯就常常跑去民间的店铺什么的买东西,有次,他在路上看到一个人,穿着一件皮衣背柴,奇怪的是,那个人把衣服反着穿,于是,文候就问他为什么,那个人回答:我是爱惜这件皮衣的毛啊!


    于是,著名的典故,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出炉了!


    当年,刘邦也没少干跟老百姓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事情&hlli&hlli


    是以,这个刷声望的办法,或许还真能行!


    至于安全问题?


    学奥观海喽!


    &ldqu嗯,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下次找个机会,就这么干!&rdqu刘彻心里想着。


    只是这样一来的话,可怜的刘询,真是对不住了,你的财神称呼,哥就拿走了(注)。


    半个时辰转瞬而过,刘彻的御撵,很快就抵达了尚冠里。


    他这样来一回忽然袭击,张汤几乎被吓尿了!


    好在,他家的仆人比较机灵,提前了一刻钟通知他,天子车驾,正往这边来。


    因此,在刘彻御撵到他家门口时,他已经带着全家老和所有宾客,在门口恭迎了。


    &ldqu臣等恭迎陛下!&rdqu上百人扯着嗓子,密密麻麻的跪在刘彻的御撵之前。


    这种感觉确实很不错!


    刘彻在王道的搀扶下,走下撵车,一挥袖袍道:&ldqu卿等免礼,平身!&rdqu


    他走上前去,看到张汤身边,有一位中年妇人,心知,这就是张汤的母亲了。


    说起来,这位张汤的母亲,是个人物。


    前世,张汤被人阴死,就是这个看上去其貌不扬的老妇,一句话就把那些还没来得及撒花庆祝的家伙一脚踹到了坑里面,更给张汤的儿子张安世铺平了道路。


    于是,刘彻走上前去,对这个老妇道:&ldqu老夫人,您教出了一个好儿子,朕要感谢你!&rdqu


    汤母闻言,连忙行礼道:&ldqu不敢当,不敢当,这都是应该的,陛下缪赞了&hlli&hlli&rdqu


    刘彻拍怕手,吩咐道:&ldqu王道,传朕旨意,赐老夫人帛一匹,金饰一对!&rdqu


    张汤闻言连忙再次跪下来,道:&ldqu陛下隆恩,臣铭感五内!&rdqu


    这给老母亲赐帛赐首饰什么的,看着虽然轻,但意义重大!


    汉室历史上,褒奖的妇人并不多。


    张汤印象里也就记得一位安陵候夫人。


    那可是汉家历史上的牛人!


    安陵候夫人是安陵候王陵的妻子,王陵死后,备受朝野尊重,当初北平侯张苍为丞相,每次下朝后,第一件事情不是处理公务,也不是回家,而是去安陵候府,以子侄礼给安陵候夫人问安,直到其病逝。


    太宗孝文皇帝时期,也屡次下诏,褒奖这位夫人,赐其几仗,见天子都不用跪拜!


    张汤难免浮想翩翩。


    张母更是感动的道:&ldqu陛下厚赐,老身感激淋涕&hlli&hlli&rdqu


    刘彻摆摆手道:&ldqu夫人不必推辞了,昔者孟母三迁,终有孟子当年之德,夫人养育和教育出张卿这样的国之栋梁,可谓当世孟母,朕只是履行朕的义务!&rdqu


    张汤母子自然是千恩万谢。


    人群中也不乏有羡慕嫉妒之人。


    倒是颜异,比张汤还兴奋,脸都红彤彤的,像喝醉了一般。


    最近天子诏书,屡次引用了儒家人物的语言。


    这对颜异来说,是个很好的信号。


    说明天子在他的影响下,已经慢慢的倾向儒家了!


    嗯,应该再接再厉,为儒家的兴盛发达,继续努力!


    可惜,颜异永远不会知道,这只是刘彻的习惯问题。


    谁叫他三辈子听的最多的,就是孔子孟子的语录呢?


    其实,现在刘彻压根就没想过,扶持儒家的问题。


    对刘彻来说,儒家、法家、黄老家,其实跟数学物理化学语文差不多。


    偏科可不是什么好习惯!


    在众人的簇拥下,刘彻走进张宅,然后就打量了一下,道:&ldqu爱卿果然好福气,这宅子,挺好的,不错!&rdqu


    张汤闻言,吓了一跳。


    他还以为某些人的谣言传进了天子耳朵里,连忙解释道:&ldqu回禀陛下,此宅乃贱内的陪嫁之物,臣,不过区区刑曹令吏,如何买得起这样的宅子?还请陛下明察!&rdqu


    刘彻听了,心说,这个问题真要较真,恐怕比贪污受贿,还让他不安!


    毕竟贪污受贿,只办一次事情。


    可跟关中的大商贾田氏成了姻亲,那就得给田家办许多次事情了!


    两者那个危害更大,不是一目了然的吗?


    只是,田家一向很听话,也很聪明,知道什么能碰什么不能碰。


    所以,刘彻也就不放在心里了。


    他挥挥手道:&ldqu卿富贵以后不忘微时故约,真乃信人也!&rdqu


    &ldqu不敢&hlli&hlli&rdqu张汤颇为骄傲的道。


    这个事情,如今确实成为他的&lsqu亮点&rsqu了。


    长安城里,现在都在流传他与妻子田少君的故事。


    大有成为一个经典爱情故事的味道。


    为他加分不少!


    这确实他在与田氏联姻前,所未曾想到过的事情!未完待续请搜索飄天文學,说更好更新更快!


    s:恩,连续两天一万字了。


    我想看看,能保持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