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n > 玄幻 > 我要做皇帝 > 正文 第四百五十六节 三越

正文 第四百五十六节 三越

错误举报

上图的“进入阅读模式”是360的不建议大家点,点了后可能进入乱码模式。

 热门推荐:
    朝鲜的灭亡,来的太快了。⊙


    从卫右渠杀父投降,到汉天子册封卫右渠为朝鲜王,再到诏令朝鲜王朝觐长安,然后半路上派出使者一杯毒酒赐死,前后加起来,半个月都没有。


    在元德二年的新年之前,卫氏朝鲜,彻底成为了历史代名词。


    虽然这个事情上面,刘彻的吃相非常难看。


    但是,出乎意料,不论是汉室国内朝野的舆论还是民间的议论,都站在刘彻这边。


    对这个时代的汉人来说,孝悌就是一切的根本。


    卫右渠逼杀自己的亲生父亲,等于是一脚踩在了整个社会的道德底线上。


    用坊间舆论的话说是:杀父叛主之人,人人得而诛之!


    甚至有人举了高帝诛丁公的例子来给刘彻洗白。


    所谓丁公,就是汉室猛将季布的舅舅。


    当年,丁公给项羽卖命,在彭城之役时受命率军埋伏在彭城以西,刘邦败退的必经之路堵截刘邦的退路。


    果不其然,彭城一战,刘邦惨败,几乎把内裤都输掉了,仓皇逃亡,于是就被丁公抓了个正着,危难之际,刘邦对丁公说:两贤岂相厄哉?


    言下之意,就是让丁公养寇自重。


    丁公怀有二心,果然就放了刘邦一马。


    后世三国演义上的华容道情节,大体创意应该是来源于这个故事。


    只是与三国中的关二爷深受曹操器重不同,丁公的下场可谓惨不忍睹。爱阅说a阅读完整内容


    刘邦得了天下后,丁公作死得跑去邀功。结果被刘邦一刀砍了,还留下了一句:使后世为人臣者。无效丁公!


    真是杯具中的杯具!


    丁公背主,虽然有功高皇帝。依然被杀。


    卫右渠犯的罪过,可比丁公更严重!


    只是,这个事情发酵后的副作用就是&dash&dash季心躺着也中枪了。


    这个昔日在关中跺跺脚都能让关中震动的游侠巨头,吓得躲进了雒阳的宅子里,闭门谢客,再不敢提回长安的事情。


    谁叫季心就是丁公的亲外甥,而且季心他哥季布现在又已经挂掉了?


    季心的事情,在刘彻这里不过是个花边新闻。


    他得知季心被吓得躲在雒阳不敢见客的原因,还是。主父偃代表江都王刘阏来长安上计,同时问安,顺便听说的事情。


    跟主父偃一起来到的长安的,还有南方三越:南越、东瓯、闽越三国的使团。


    汉室在东边拿了朝鲜开刀,南边的三只鸡,几乎被吓了个半死。


    南越还好,国王赵佗是从秦末活到如今的巨头,见惯了大风大浪,连吕后他都敢咋呼一下。太宗孝文皇帝都敢唬弄,朝鲜的灭亡,对其没什么压力。


    但东瓯与闽越就不一样了。


    后世的人粗看史书,大体都以为。东瓯与闽越两国属于独立于中国中央政权之外的割据势力,长安的天子,管不了他们。


    实则不然!


    东瓯、闽越、长沙三国源出一脉。


    准确的说。东瓯与闽越的初代国君,是长沙王吴苪的马仔。


    因为在楚汉争霸时。帮着刘邦摇旗呐喊,对付项羽有功。这才得已裂土。


    而且,东瓯与闽越两国的出现,本质上是刘邦为了削弱吴苪的力量玩出来的帝王心术。


    要知道吴苪可是跟赵佗一样的秦代官僚,都是趁着秦末战乱割据,拥兵自立的典型。


    要是不这么干,那吴苪就极有可能学赵佗,拥兵自立,割据一方。


    当然,这些都是老黄历了。


    现在,长沙吴苪一系已经绝嗣,如今的长沙王姓刘,跟东瓯、闽越也就没了香火情。


    但,一个很浅显的例子,就是吴王刘濞制霸南方的时候。


    南越也好,东瓯、闽越也罢,都是刘濞的狗。


    刘濞造反,三国也都各自出了兵马协助,当然,事后这三国的说法是被&lsqu胁迫&rsqu。


    但天知道是真是假?


    反正,刘彻是不相信,刘濞能在一边造反的同时,还能把刀子架在三越的脖子上,逼着他们出兵。


    尤其是赵佗那个老狐狸,倘若他不愿意,谁又能逼迫?


    但,这从一个侧面,也能证明:在实际上,汉室政权(不管是长安还是广陵)都一直保持着对三越的一定限度的统治力和影响力。


    三越国君的更替,以及世子的册立,都是长安认可后,才能名正言顺即位的。


    就是最桀骜不驯的南越国,也有着送世子入长安为质的传统。


    譬如,去年刘彻送走的那位南越王世孙赵胡。


    到现在,赵胡的情人以及私生子,都还在汉室享受着国宾的礼遇。


    所以,刘彻一直认为,三越问题,本质上是政治问题,而不是军事问题。


    三越的国民,绝大部分都是用中国文字,行中国礼仪,遵循中国制度的中国人。


    与朝鲜标新立异,一门心思的去中国化,完全不同。


    尤其是东瓯,刘彻有信心,只用政治手段,就可以让其乖乖的自己内附。


    原因在于,东瓯国就在江都国和会籍郡郡兵的火力范围之内,而且,在本质上,东瓯实际上就是过去的吴国的卫星国。


    其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安全全部指望汉室保护(过去是刘濞)。


    一旦汉室撒手不管它,东瓯分分钟就要被人灭亡。


    闽越的情况虽然比之东瓯复杂了些,但也复杂不到哪里去。


    有大义名分在手,再派儒生不断过去洗脑,最多花个十来年,闽越全境都会归附。


    而南越&hlli&hlli


    只等赵佗那只老狐狸咽气,那南越国的王族,从上到下,全部是红果果的亲汉派。


    现在的王世子赵胡,将来的赵婴齐、赵兴几代人,统统都是在长安长大,在长安接受教育,在长安生儿育女,等老爹不行才回去即位的。


    有着这么大的优势,只要不是脑残,都能通过和平演变以及颜色革命,兵不血刃即可解决这个问题。


    既然不打算对三越动武,刘彻对三国使者的态度,简直就是礼遇非常。


    刘彻不止准许三国使者可以在长安城自由活动&lsqu一如中国臣民&rsqu,还下令许可三国使者去与各自国君的亲人们见面&dash&dash不管是南越还是闽越、东瓯,各国的国王都有着&lsqu人质&rsqu在长安。


    而且,是与之血缘关系非常亲近的亲戚。


    其中,甚至还有国王的情人、私生子一类。


    以前,汉室是不允许这些人与使团私下会面。


    刘彻打破这个规矩,自然让三国使者首先就感动的稀里哗啦,直呼:&ldqu圣天子!&rdqu


    几天以后,就在刘彻以为,还要耐着性子慢慢来的时候。


    东瓯国的使者忽然拿出了自家大王的奏疏,通过王道秘密呈递给刘彻。


    刘彻看完之后,只有四个字能形容他的感受:天助我也!未完待续请搜索飄天文學,说更好更新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