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n > 玄幻 > 我要做皇帝 > 正文 第七百六十六节 转变的想法

正文 第七百六十六节 转变的想法

错误举报

上图的“进入阅读模式”是360的不建议大家点,点了后可能进入乱码模式。

 热门推荐:
    &ldqu果然如此吗?&rdqu刘彻一副不敢相信的模样,转过头去问大将军窦婴:&ldqu大将军曾持节驻屯荥阳,制齐鲁燕赵郡兵,城阳王所说,可是事实?&rdqu


    窦婴闻言,只能硬着头皮出列道:&ldqu回禀陛下,臣在荥阳,偶有风闻,亦曾上奏先帝&hlli&hlli&rdqu


    这个话,他已经是说的非常客气了!


    当年,他奉先帝之命,以大将军身份,节制齐鲁燕赵五十万郡兵。&idd


    临行前,先帝嘱托他的任务就是,防备齐鲁燕赵兵作乱,必要时,可便宜行事。


    他此时,若是捅出先帝交代的任务。


    齐鲁六王,马上就全部要变成乱臣贼子的化身。


    这个世界,就是这个样子的。


    很多事情,哪怕是传的全天下都知道了,但只要在朝堂上,没有捅出来。


    大家也就会当做不知道,不清楚。


    但一旦被人在朝堂上捅出来。


    呵呵&hlli&hlli


    多半不死也要脱层皮。


    至于这种谋逆之事&hlli&hlli


    别说是有证据了,哪怕是个流言,也能要人命!


    当年萧何这样的元勋,都不得不自污,以保全性命!


    窦婴其实本不想卷进这趟浑水之中&dash&dash无论情况怎么变化,他都没好处,甚至极有可能,染上一身骚!


    尤其是齐鲁诸王,都是齐悼惠王的子孙。


    齐悼惠王,为高帝长子,虽然因为出身低微,不能立为太子,然而,他的封国,却是汉室诸王中最大的。


    而且,不管怎么说,齐哀王(刘襄)都有大功于社稷的。


    弄死他们简单,难的是弄死他们。身上还能干净。


    窦婴向来爱惜羽毛,是怎么都不愿意参与到这种极有可能染上&lsqu迫害宗亲&rsqu名声的事情里面去的。


    只是,他不说也不行。


    因为,所有的事情。都有据可查。


    回头天子必然会调阅先帝时的奏疏档案。


    到时候,他要是被现撒谎,马上就要被安一个欺君之罪!


    &ldqu大将军都这样说啊&hlli&hlli&rdqu刘彻却不管不顾的叹了口气,道:&ldqu为防万一,请尚书令。调阅石渠阁相关先帝御批奏疏与档案吧!&rdqu


    &ldqu诺!&rdqu汲黯立刻出列拜道。


    不久后,就有十几个尚书郎,捧着一份份竹简,来到殿中。制齐鲁燕赵郡兵,使使入齐鲁燕赵郡县,查得诸王所与吴逆勾结、串联之事,具奏陛下。伏请陛下圣断!&rdqu


    随着汲黯的口述,整个殿中,都是一片嗡嗡嗡的议论声。


    到这个时候,哪怕是那些拿了齐鲁钱的官员,也不得不与他们切割了。


    先帝既然都已经说了&lsqu齐鲁诸王,狼子野心。&rsqu为防备他们叛乱。特意诏命城阳王,一旦齐鲁起兵反叛,就马上动员城阳和周围郡兵,固守待援。


    这说明了什么?


    先帝信不过齐鲁诸王,而且将他们视为贼子。


    任何一个自认为自己是汉家忠臣的人,都必须与这些先帝眼里的贼子,做殊死的斗争!


    否则,他们就不配为先帝忠臣,当今肱骨,他们就是为齐鲁贼子卖命的祸国奸佞。


    人人皆可得而诛之!


    在这宣室殿之中,可不是没有流过血的!


    旁的不说,当年剪除诸吕时,大殿之中,流血漂橹,殿中内外,积尸如山。


    在涉及到有关忠奸问题时,稍微一个立场不确定。


    马上就会有&lsqu忠臣&rsqu持剑手刃贼子,取其头,向天子表忠!


    至于为什么大家会知道?


    因为,他们已经自动代入了&lsqu忠臣&rsqu模式,许多人摩拳擦掌,在寻找着&lsqu奸佞贼子&rsqu的踪迹。


    很多人,都已经做好效仿当年城阳景王刘章在吕后面前,拔剑杀人的准备。


    可惜,能坐在这殿中的,都是智商正常的人。


    就算曾经有过智商不正常的家伙,也在过去三年的政治倾轧里,被淘汰出局了。


    大家在现,没有贼子可以给自己刷声望后,不由得失望的叹了口气。


    但嘴上跟行动上,很多人也都没落下。


    无数官僚,纷纷俯拜道:&ldqu齐鲁诸王,竟如此狼子野心,臣等不察,请陛下赎罪!&rdqu


    更有人义愤填膺的说道:&ldqu请陛下遣廷尉、御史,穷察此种内情,扫清奸佞贼子!&rdqu


    卖一卖齐鲁的诸侯王,反正也没有什么成本。


    只要能一棍子敲死他们,死人,难道还能报仇不成?


    更何况,还能借此,邀得先帝诸王的好感。


    去了一个齐鲁诸王,再来一个仁宗诸子,大家该有的进项,依旧能有,甚至更多。


    既然如此,何乐而不为?


    刘彻看着这个局面,心里面也不知道是高兴还是悲伤的想道:这些官僚,果然都是随大流的!


    事实上,别说是他们了!


    就是当初跟着刘邦打天下的名将元勋们,其实也是这么一个模样。要&idd1ka书


    当初,吕后活着的时候,什么樊哙、灌婴,陈平、周勃。


    一个比一个怂!


    在吕后面前,抢着比谁更恭顺!


    也就是王陵,周昌等少数功臣,敢于反抗。


    但,王陵与周昌的所谓&lsqu反抗&rsqu,其实也就是回到封国,把自己家的大门一关&dash&dash劳资不伺候你了。


    于是,吕后以一介女流之辈。临朝称制,将一个个刘氏子孙,逼入绝路,一连弄死了三个姓刘的赵王。还废黜幽杀了惠帝唯一的子嗣。


    这满朝文武,英雄豪杰,可有半个人曾经据理力争,誓死捍卫过?


    所以,自刘彻的祖父起。刘氏天子,就已经看得明白了:这天下官僚贵族,一个可靠的都没有!


    永远不能完全相信他们。


    唯一可以相信和凭依的,唯有枪杆子,也只有枪杆子!


    但跟所有的皇帝r统治者一样,刘氏虽然知道这个道理,但总会不可避免的,对官僚勋贵有所幻想。


    总觉得&dash&dash应该能有忠臣吧?或许会有忠臣吧!


    然而,事实却一次次让人失望。


    哪怕是当年执掌天下权柄十五年,功勋卓著的北平候张苍。其实也不是那么&lsqu纯粹&rsqu。


    至少,他去职后爆出来的什么任人唯亲,私相授受,接受贿赂,以权谋私的丑闻,也足足能装一个大篓筐。


    &ldqu朕早就该从所谓的&lsqu君明臣贤,众正盈朝&rsqu的幼稚幻想里清醒过来了&hlli&hlli&rdqu刘彻的眼睛,从群臣身上扫过,他感觉自己仿佛又成长了一些:&ldqu于皇帝而言,这天下。就没有一个可信之人,对官僚勋贵,永远要不惮以最大恶意去揣测他们!&rdqu


    这个想法,虽然偏激。但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确实是身为一个合格的皇帝,必备的天赋!


    最起码,有了这种想法的君王,不会将天下局面搞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也不会让天下的百姓。蒙受什么不必要的政治倾轧带来的负担。


    想想张居正,看看崇祯。


    刘彻就已经明白,自己应该怎么用人了。


    一切唯能!


    君子或者人,道德模范或者人渣败类。


    在皇帝眼里,应该要一视同仁。


    这个世界上,本就没有十全十美的人。


    便是后世儒家奉为圣人的孔夫子,仔细去找的话,他身上的黑材料,也能整理出一大堆。


    曾经,刘彻还纠结过,主父偃跟公孙弘,名声不好,吃相难看。


    但现在再回头看看。


    刘彻现,这两位的能力和手腕,是相当突出的。


    而且,吃相也比现在在这个朝堂之上的大部分官员要好的多了!


    尤其是公孙弘,简直可以当选汉室年度十大清廉典范。


    据刘彻调查所知,公孙弘在担任了主爵都尉后,非但兢兢业业的利用仅有的那么点权力,张罗起了主爵都尉的招牌和构架。


    他更是,从不受贿!


    不收受贿赂的官员,汉室倒是有不少!


    像颜异汲黯张汤,就从不受贿。


    但,这三位,家里面不是世代官宦,就是世代学霸,哪怕是张汤,背后都有田氏这个大金主。


    完全不需要受贿,就能过上奢侈的生活。


    但公孙弘呢?


    一个八百石的官职,要是放在关东,或许能靠俸禄和津贴补助过上很不错的生活。


    然而,这里是长安。


    居长安,大不易!


    公孙弘现在的俸禄,也就将将够养活他自己而已。


    至于老婆孩子什么的?


    就只能靠自己养活自己了!


    所以,公孙弘的老婆,要靠着给人缝补和洗漱衣服,来换一些柴米油盐的钱,补贴家用。


    讲道理的话,刘彻觉得,哪怕公孙弘,从主爵衙门的经费里,悄悄的拿个几千几万钱回家,也没有人能现。


    这么点钱,就算被人现,只要他有成绩,也没有人能动的了他。


    但偏偏,公孙弘,过的是粗茶淡饭,跟寻常长安市井居民一样的朴素生活。


    他连上班,都是步行去官署的&hlli&hlli


    当然了,公孙弘,也不是全无缺点。


    他这个人,最大的毛病,就是揽权。


    不管有的没的,权大权,只要经他的手那么一走,就成了他的权力了。


    而且,他的个性非常强势,或许在私底下,公孙弘是个温文尔雅的君子,但一旦到了官署,马上就变成了横行霸道的地痞无赖。


    主父偃,就跟刘彻告过好几次状了。


    说公孙弘实在是欺人太甚。


    将许多原本是他的权力,统统拿走,还屡次强行干涉他这个左都尉的事务。


    但,这没有什么问题。


    这个世界,大鱼吃鱼鱼吃虾米。


    手腕玩不过别人,道理也说不过别人,拳头更打不过别人,活该被人骑在头上拉屎屙尿!


    这样想着,刘彻抬起头,充满了自信的看着群臣。


    他知道,从此刻开始,所谓的人品好坏,道德高下这样的世俗看法,已经不会再左右他的决策和判断了。


    从此刻开始,他已经跟他的父祖的思路,重合到了一起。


    刘邦、刘恒、刘启,三个地痞无赖、影帝和薄情寡性的君王的影子,与他重合。


    &ldqu只要能让国家强盛,人民安康,江山稳固&hlli&hlli&rdqu刘彻在心里说道:&ldqu朕就算化身魔王,又如何?&rdqu


    统治者,不该被私人观感和个人情感所左右。


    既然身为皇帝,生来,就应该是一个冷酷无情,甚至无情无义之人!


    有了这样的想法,先前那些困扰刘彻的所谓的什么舆论评价,后人评说,统统飞到了爪洼国去。


    &ldqu朕既然受命于天,那么,朕的意志,就是国家的意志,国家的意志,就是天下的意志!&rdqu


    既然是天下的意志,那么,十万百万人的生死,也不过是一堆数字罢了。


    更何况,所谓的官僚勋贵的想法?


    不服,你来干朕啊!


    &ldqu群臣与诸王,既然都以为,济南罪大恶极,齐王、胶东、胶西、淄川、济北,也有通逆之行&hlli&hlli&rdqu刘彻站在御座前,俯视着群臣:&ldqu廷尉!&rdqu


    廷尉赵禹立刻出列拜道:&ldqu臣在!&rdqu


    &ldqu太常!&rdqu


    窦彭祖也出列拜道:&ldqu臣在!&rdqu


    &ldqu执金吾!&rdqu


    &ldqu臣在!&rdqu郅都也处列拜道。


    &ldqu朕既命三卿杂治,齐鲁诸王通逆一案!&rdqu刘彻说道:&ldqu另外济南之事,由廷尉独审,相关事宜,卿等审处之后,上报朕前,朕将亲览焉!&rdqu


    &ldqu诺!&rdqu三位九卿立刻叩领命受诏:&ldqu臣等谨奉君命!&rdqu


    &ldqu至于章丘百姓&hlli&hlli&rdqu刘彻踱着脚步,做出了决定:&ldqu除倡者外,余等皆赦之!&rdqu


    &ldqu尚书令请录诏:&hlli&hlli&rdqu


    汲黯连忙带着几个尚书郎出列而摆,立刻又有人奉上笔墨纸张。


    但汲黯心中还是有所疑惑的:&ldqu陛下,不是昨日已经命我录好诏命了吗?&rdqu


    那个诏书,是汲黯亲自根据刘彻的意思,仔细加工后的。


    基本上,是四平八稳,既不会得罪百姓,也不会让贵族诸王,颜面无光。


    当然,对某些人来说,那可能是个灾难!


    但春秋之时,晋国就已有乱者死的传统。


    枪打出头鸟,更是颠破不变的真理!


    汲黯甚至觉得,章丘百姓的领和倡者,也肯定知道,自己会是个什么下场。


    只是,天子忽然让他录诏,让汲黯心中,有了些疑惑。


    &ldqu难道陛下改变主意了?&rdqu汲黯揣测着。未完待续。


    s:第一更送上,大家好给力!


    今天必然12,少一个字都可以把俺剁了!